close
文/黃湘喻 女力組社工
當社工的經驗中,我們不會只是服務「個案」而是一整個「家庭」。每當社工初次家訪,看見家庭各方面的需求,總會用盡身邊的資源給予連結。
我曾經上山初次家訪時,遇到案家有多重障礙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在山區一班不到10個學生的分校並不會有資源班的編制,因此協助連結身障單位進入案家服務;近期則遇到家中有過動症的孩子,但過動症並不屬於身心障礙,而身處在台灣南部的屏東,過動症的資源僅能仰賴學校的特教班或者是醫院所提供的藥物治療,但這些資源就足夠讓家長適應或教導過動症的小孩嗎?顯然是不足的。
家長幾乎12小時與過動症孩子相處,若沒有支持性團體,或在過動症上有相當經驗的單位提供親職教育,顯然會讓家長手足無措。
光是屏東縣就充滿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更何況是整個台灣呢?!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