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導活動】
屏東關懷之家 用愛擁抱受暴少女
街頭募集"愛的擁抱",每一個擁抱代表一份對受暴少女的關懷
◎勵馨屏東服務中心新聞稿
屏東縣國際蘭馨交流協會、勵馨基金會為了屏東少女關懷之家的籌建工作,今年初在太平洋百貨美人魚鐘廣場舉行街頭宣傳活動(見上圖),有數個屏東在地團體,以十鼓擊樂、熱舞、太極功夫扇、樂團演唱等表演,吸引街頭民眾。枋寮藝術村的藝術家戴威利為少女關懷之家設計的馬賽克裝置藝術,在街頭進行愛心拼貼,民眾捐10元就得到1片愛心馬賽克磚,這個藝術創作將來會出現在落成的關懷之家的牆面,以紀念眾人的愛心。
屏東分事務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9歲末傳愛~"愛"的抱抱不分你、我、他(她)
2010.1.30勵馨屏東中心舉辦99歲末傳愛 為少女之家募款的活動,活動地點在屏東太平洋百貨的一樓,當天非常廠商的場地租借及樂團的表演,讓活動更有聲有色,更要感謝民眾們的熱情參與及愛馨捐款人的捐款,在這嚴寒的冬天,您們就像太陽一樣,充滿的溫暖勵馨及服務個案的心靈。
屏東分事務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人要堅持
文:陳淵/阿通多媒體公司
-因為有一群人不斷的努力,改變真的發生了(摘自美淑科長的話)
剛進入社會工作時,常有一種感嘆:為什麼這社會常常有一些感覺品格很差的人,卻總是位居高位?後來,等自己工作久了,也有一些帶人的經驗了,對此現象,慢慢得到一個個人的解釋:那就是:成功(這裡單指一般社會的外在標準:居上位、高收入等)的壞人,都有一個特質,那就是「堅持」;而『不夠成功』的好人,往往也有一個共通的特質:就是不夠堅持!
屏東分事務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過傷心與淚水有你陪伴
文:小恩
將近二年的時間接受勵馨社工員的協助,讓從小就經歷性侵害的我,走出十多年的心靈陰霾,讓五歲起就封鎖的心門打開,並成為一個願意分享自己生命去扶持同樣經歷的人,這是神奇妙的安排與恩典,使我心歡欣慶賀,述說這段奇妙的生命歷程。
屏東分事務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義與溫柔並肩發聲
文:陳源 主任
勵馨屏東服務中心與屏東縣政府及屏東地方法院合作設立的『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轉眼間也快有2年的時間,這當中我們看到許多受暴婦女驚恐、無助無奈的臉孔,讓社工感到太多的心痛心酸,我們盡力協助她們能夠得到家庭暴力防治法的保障,而之後法院核發的『保護令』的確可以降低婦女可能再度受暴的狀況,卻也看到許多的家庭在收到保護令後走向離婚,對於婦女及目睹暴力的孩子這可能是一個重生的機會,但我們在想為什麼常是這樣的結果?
屏東分事務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踏上生命的舞台
屏東服務中心/孫意婷 2009
2008年3月,走在東海大學的街道上,大肚山上的風很涼,腦海中持續上演著v-day的火辣震撼畫面,心中一股激情湧起……
屏東分事務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陪他走一段路~ 一位國中中輟生的故事
文:陳源 主任 2009
阿智(化名)是個很聰明的孩子,生長在三代同堂、長輩權威感極重的的家庭中,他學會了察言觀色、夾縫中求生存的能力,外表稚氣未脫的他,其實心中已承受許多的不為外人道的秘密及壓力;就在父母離婚後的矛盾、衝突中,他漸漸的開始去逃避許多事物,包含了上學這件事。
因著祖父過世的一句話,從媽媽的身邊來到爸爸這邊。在迷上了網咖線上遊戲後,他找到了現實世界中得不到的成就感及控制感;在現實中他有著被大人「安排」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中的無奈與痛苦,而在虛擬世界中他可以去控制、營造出自己的「天堂」!小五開始翹課在網咖流連,於是以謊言、逃避、敷衍、耍賴來因應師長父親的要求,大家也開始覺得無力無助了…..。
屏東分事務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輟孩子的故事
文:勵馨基金會 陳源
阿德(化名)從國小五年級下學期開始中輟,學校將他轉介給勵馨基金會進行中輟生追蹤輔導,社工開始與阿德及阿德媽媽接觸認識。阿德的媽媽在8年前與爸爸離婚,因為母親工作搬家的關係,阿德已經讀過3間小學,現在為了生活溫飽在卡拉OK上夜班,家中經濟十分拮据但卻不能申請低受收入戶,因為阿德有個繼父,實情是媽媽嫁給大陸人當人頭以讓他來台灣打工,阿德一家人的健保費已經多年未交…..。
社工發現因為阿德玩網咖玩得晚睡、家裡離學校走路頗遠、媽媽無力無能督促就學等因素,使他沒意願復學,社工尋覓社會資源協助,終於有位教會的師母願意每天早上到家中載阿德上學,於是阿德頗為穩定的就學了3個月!
屏東分事務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玉的新生活的起點
康辰潁社工員
「康叔叔,我是小玉啦!我們考完試了,考卷有發下來,你下禮拜來看成績好嗎?」掛下電話後回想起2年前小玉國小剛畢業,當時小玉的父親罹患鼻咽癌,在世時間已經不多,小玉因此未繼續就學,中輟待在家中陪伴父親走完最後的一段時間,但這段時間極少與外界接觸,致使漸漸發生人際退縮的情形,父親過世後今年年初小玉更因為社工員努力協助要回校復學而抗拒社工追輔近半年,母親多次以電話告知要社工員放棄並不要再前往家訪了,事實上社工也覺得服務了近一年半情形不但未見改善,且關係每況愈下,對社工員而言前往家訪也是不小的壓力,但社工員仍給了小玉期限及目標,今年九月必須回到學習的路上。
小玉的母親有輕度的肢體障礙,平時靠剪檳榔及殘障生活津貼維持家計,社工員之後在家庭經濟及親職教養功能的考量,決定朝安置的方向作處遇,整個過程均與小玉進行討論,後來並因為學校輔導主任的建議,即時做了大變動更換安置機構。社工員亦邀請小玉參加勵馨8月的3天PA生活體驗營,為日後到安置機構及復學的團體生活作準備,原本擔心在家待了兩年的小玉,無法適應團體生活,但社工員的擔心是多餘的,小玉樂在營會當中且結交了許多好友,目前還有信件來往。9月到了,小玉順利去到一所政府的安置機構,並在附近的國中就讀一年級。
屏東分事務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溫馨接送情
文:康辰穎社工員 2009
93年1月在某個中輟個案家訪時,遇到另一名中輟生:曉珊〔化名〕,在幾次的接觸中,曉珊完全不理會社工員的拜訪,後來才間接得知,曉珊與父親是住在溪旁搭建的鐵皮屋中,父親白內障情形十分嚴重,幾乎看不到,經濟十分困窘,煮飯洗衣等家事均需靠曉珊協助,母親長期在外,久久才返家探視一次。
對於一個11歲的小女孩就必須承擔起這樣的責任,看在社工員的眼中,是不捨、也是心疼;瞭解到曉珊的家庭背景與中輟的原因後,心中便想積極來幫忙她,但當時曉珊對社工不但表現出完全的不信任且屢屢躲避社工員的關心,因此相當難以處理其復學的問題;隨後乃千主任提出建議,應該先治療案父白內障,因為若案父的眼睛功能可以恢復,教養能力也會隨之提升,社工與曉珊間的信賴也可以隨之建立。於是社工便朝此方向努力,過程中十分擔心案父因糖尿病而無法進行開刀,後來克服了,但隨之而來的是案家經濟的問題,因為案父尚未達健保給付治療白內障之年齡,不過,若是案父能夠積極的配合醫療程序則可以專案向健保局申請給付;在解決了經濟的問題後,隨之而來的卻又是交通的問題,因為案家位於屏東非常非常偏僻的鄉下,離醫院很遠,於是交通便成了就醫過程中最大的困難。
屏東分事務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